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我心中的最佳中文电影

四部我心中最佳的中文电影和一部心中最差的电影。

  陈凯歌《霸王别姬》

  我看陈凯歌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霸王别姬》。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程蝶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为戏而生,为情而死。而后的几十年表现的则是面对动乱时代而扭曲的脆弱的人性。一切表达的都是"人生如戏"这种思想。

  历史本来就是一个迷人的风景线,特别是二十世纪那纷乱迷离的时代。戏剧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比喻,比喻有着几千年历史沉积的中华文化,在几千年来每一个时代,无论是清朝,北洋军阀,日本人,国民政府等等,都无不对古老的文明艺术有着内在的尊重和融合。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然而,中华文明的历史却在某一点发生了质变,解放军进驻北京、以程蝶衣、段小楼及张公公同在的画面宣告了既往的历史已失去了它的绵延、被压缩为一个平面;以"永恒的"袁四爷被正法预示了历史断裂的发生,一个非人的、赤裸而狰狞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狂热的政治运动最终毁掉了艺人们心中永恒而美好的艺术。然而真正可怕的是,悔掉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的艺术,还有整个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故事的结尾,程蝶衣仰天长叹,京剧的灭亡是报应的时候,我想,那个报应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拍的第一部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小说,《阳光》拍了一代人的成长经历,虽然时代和我们不同,但还是能体会到的。影片从孩子们的视角透视了一个大时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也反映了一代人的迷茫与幻想。影片暗示着中国社会变化进程,他们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是自由的,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却没有了自己的自由。

  贝托鲁奇《末代皇帝》

  这是至今以来唯一的一部制作精良的西方人拍摄的以中国为背景的电影。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表述的是西方人眼中的最后一个中国皇帝的生活,我却觉得,这是一部反映西方世界观和价值观下的中国近代史。从一个侧面来讲,在西方人眼中往往能比中国人更能发现一些我们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极具风格的配乐,围绕着故事的发展将末代皇帝一生起跌极大的传奇遭遇烘托得如诗如梦,即使和所有的中文电影相比较,其音乐也堪称经典之经典。

  张艺谋《活着》

  这是我印象中张艺谋唯一的一部被禁演的电影。张艺谋以极其朴实的导演手法,表现了原著的主旨,也完成了他自己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活着的艰难。在中国漫长动荡历史和各种各样政治事件中,能够活着并坚强地面对,是多么艰难而痛苦的事情啊。能够活下去,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种胜利。

  张艺谋《有话好好说》

  这并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或许因为太短的原因,但从娱乐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因为影片很好笑,演员们的表演已成为经典。可惜的是除了好笑以外,影片留给人们的东西是在是太少。

  外一篇:我心中的最差的中文电影

  张艺谋《英雄》

  当我在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张艺谋为何要拍这样一个电影?其用意何在?

  整部电影充斥着无耻、虚伪、邪恶、奸诈,这部电影是划时代的,对于张艺谋来说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他的电影不再是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而是一步跨到了他人生的另一面。这是张艺谋的堕落。我先前对他的好感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厌恶和鄙视。

  张艺谋为何要拍这样一个电影?

  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参与策划的,可以说张艺谋确定了这个电影的主体框架,这与他以前一直改编小说的习惯完全相反。他终于在他的电影中可以直接地表现他的想法了。他选择了秦的历史。有地域上的相通,更有政治上的考虑。

  在这个电影里,张艺谋实际上是想对广大海内外的中国人说,对《活着》中的后代们说:不应该刺秦。为了天下的不痛苦,你们只有牺牲自己。因为秦的一统有利于天下的稳定与安全。

  所以这个电影被当成了一个主旋律电影。张艺谋在传达对中国当代政治的看法,借助于一个刺客的概念化、漏洞百出的故事,借助于一个武侠的框架,图穷匕首见地刺出银幕。

  然而,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姑娘,张艺谋对历史的肆意篡改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邪恶动机已经完完全全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打破了中国人起码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人说话应该有底线,这些底线依此是: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应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则不应伤害他人。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若这种假话并未伤害他人,这种人可成为奴隶,尚有可同情处;但若为伤害他人而说假话,则只能称奴才,不可原谅。而张艺谋不但是在明目张胆地说假话,而且他说假话的目的在于欺骗人民放弃自己的自由和追求,牺牲个人而保证臭名昭著的暴君秦王的江山和统一。然而历史的事实是:秦始皇终于一统天下,但从此并没有天下太平,人民安定。而是人民过上了更加悲惨的生活,人民在死亡的边缘煎熬,并纷纷揭竿而起,一起加入了推翻暴政的革命。而张艺谋是明明知道这些历史事实的。

  或许这是张艺谋的无奈,被招安的也不只一个张艺谋,但妥协就是妥协,无奈的妥协也是妥协。这是张艺谋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以前的张艺谋死了,但他还活着;现在的张艺谋活着,但他己经死了。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