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3日星期一

19岁的夏天和10本日记 连谏

  良颂的爱情,是黑夜里打开给自己欣赏的秘密。
  
  良颂17岁时就知道了爱情的滋味,就是面对一个人时,整个世界都丢掉了颜色,而她,是唯一的一抹灿烂。
  良颂的唯一颜色,是高而绰约的粟米。
  她每次经过教室外的窗子时,良颂的眼神从一侧追逐到另一侧,不落掉每一片衣袂。
  懵懂里,良颂知道了爱情是一种让人忧伤的东西,比如,他和粟米近在咫尺,一面薄薄的墙壁,便是天涯了。
  良颂常常看见粟米和其他男孩子说笑间穿过校园,相对他而言,只是远方的风景,可观而没有到达的途径。
  那时,上学唯一的动力是校园看粟米轻笑微扬的脸,一闪掠过教室的窗子,至于考学或未来前途,可以统统忽略不计。
  17岁的夏天,良颂疯狂地爱上了写日记,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他的粟米,淡淡的忧伤是他唯一的心情。日记里有着粟米的衣服、发型,以及她和谁走过什么地方,说话时用了什么表情。
  良颂常常想:这个粟米,仿佛在昨天,还是一个头发微黄的白净女孩子,眼睛眨啊眨的,眨着青涩的花蕾,怎么在一转眼间,她就绽放了?
  隐约知道粟米的家,与良颂家隔了3个街区。那段日子,因为粟米,那个他极少去的街区变得熟悉而亲切,没事时,他总到那边走走,即使有事去或回,亦要绕到粟米家附近。彼时,他不知道粟米家的门牌,竟在这样的不经意中,发现海南路26号就是粟米的家,他对这一切变得稔熟。粟米出了楼道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抬头望一眼天空,慢慢走,越走越快,如同脚下安了弹簧,一路跳跃着青春的轻盈。
  所谓的不经意路过,不过为遇见粟米,这是良颂17岁夏天的秘密,疯狂写日记让他的文字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校报上常有他写的忧伤诗歌。所有同学都问良颂写给谁的,良颂只笑不语。那刻,良颂明白了一件事:每一个恋爱的人都是出色的诗人。
  那一年冬天,所有的男同学都在疯长,像遭遇了雨水的竹子,日渐一日地茁壮。当看见有一拨拨壮硕的男孩子走在粟米身边时,他站在阳光下,看见了自己的哀伤,和同学的茁壮相比,他像一株种在贫瘠土地上的树苗,任凭岁月更迭,而他,羸弱得可怜。良颂的忧伤如雨后荒草,疯长。
  他总认为没有女孩会喜欢自己,在高大的同学中,他更像一个青涩的孩子。
  良颂的爱情,是黑夜里打开给自己欣赏的秘密。
  那次,遇见粟米,一切的貌似不经意,其实是他的刻意。远远看见粟米,轻轻蹦跳在绿树如阴的路边,身上的淡青色棉布长裙,穿过树叶的斑驳阳光,花蕾般闪烁着。他极快地垂下头,不敢看她的眼睛,仿佛在轻轻一扫之间,她会洞穿了隐藏在自己身体深处的秘密。
  这一次,没来得及躲,僵持在粟米身上的眼神,被她逮住,粟米望着他,浅短的惊疑后,是微微的笑:"你是良颂吧?"
  那刻,良颂的心窒息了一下,然后被幸福击中:她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短暂的慌乱让良颂把设想过千万遍的开场白,统统不知丢在了什么地方。他只会看着粟米,傻傻而腼腆地笑。
  粟米笑着望着他说:"你的诗写得很美。我喜欢。"
  良颂多么想说那些诗是写给你的,却不敢。粟米的眼睛里闪烁着单纯而干净的笑,像极了蔚蓝的天空。
  良颂只说你要喜欢看,我可以写很多给你。粟米渐渐不笑,说,良颂,你该好好学习了,等读大学了,我们就长大了。
  说着,粟米哒哒跑远了,良颂站在原地,很久,想粟米的话里的意思,那句长大了,究竟包含了多少意义?究竟,粟米是不是洞穿了自己所有的秘密?
  那个晚上,良颂趴在桌上,反复写粟米粟米粟米……
  接下来的日子,良颂没命地读书。爸爸和妈妈说:良颂这孩子懂事了,知道用功了。而只有良颂知道,他只是想,将来的某一天,他还会和粟米在同一所大学,进出之间,他还可以看见蹦跳在树阴下的粟米。
  19岁的良颂长高了,他像贮存了足够能力的树苗,春风吹过,他呼啦啦展开所有粗壮的枝节。
  而粟米却像一枝早已定型的花朵,两年的成长完美了所有的细节,她的美丽安宁而祥和,像极了无风夜里的雪花飘飘,眉目之间多了悠扬的痕迹,让良颂的喜欢,有了渐渐的绵长,宛如夜光杯里的美酒,闪烁着琥珀色的光泽。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越来越近,良颂越来越焦躁,极想知道,漂亮的粟米,会选择哪个城市的高校,粟米的选择是他未来的方向。
  想问,终是没有勇气,焦灼的彷徨里,粟米家门前的林阴道上,常常徘徊着他走来走去的影子。
  那次,终于看见急速走着的粟米,每一个赴高考的人都是这样的速度。
  良颂鼓足勇气迎过去:粟米。粟米定定地望着他,一年的苦读,仿佛沉重的书籍已经把良颂挤出了脑海。半天,她眯了眯显然已经近视的眼睛说,良颂。
  良颂的脸红了一下:粟米,你说考哪所大学最好?
  这时,楼上有人喊:粟米。
  粟米抬头望一眼,飞快地说:北大,我妈妈叫我了,良颂,再见。
  粟米急急跑回家去,春风扑朔的街上,良颂的快乐,来得彻底,粟米看好的,定然是她将要报考的。
  那一年,良颂考中了北大,接到录取通知书,良颂第一个想告诉的是粟米,也想知道她究竟有没有被录取。没看见粟米,她妈妈告诉良颂,粟米考了复旦。因为她喜欢文字。
  良颂慢慢说了哦,失落来得有点儿绝望。慢慢走回家,良颂拉开抽屉,里面码着整整10本日记,厚厚的,每一个字,都是他青春路上的心灵痕迹,给那个叫粟米的女孩子。
  几天后,良颂抱着10本日记,站在粟米家门口,说:粟米,送给你的,脸倏地红了。粟米奇怪,用沾了水的手指点了点说:什么呀?
  良颂小心拂去水滴:看完就知道了。
  粟米接过来,笑笑说:正好有一个漫长的暑假,足够我看完它们。
  良颂的心,轻缓落回去,那一刻,他是如此地害怕拒绝。
  把日记堆到粟米怀里,羞涩少年良颂,顺着楼梯栏杆,飞快地旋转下去,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像在万里晴空伸展开透明羽毛的鸽子,幸福轻飘飘地飞翔。
  一个暑假,因为期望而变得漫长。
  去学校报到的日子快到了,那天,良颂怀着忐忑敲开粟米家的门,开门的是个爽朗的男孩,良颂的心沉了一下,问:粟米在吗?
  男孩回头喊:粟米,有人找。
  粟米拿着毛巾揩着湿漉漉的头发,看见良颂,说:肖启,快让良颂进来。
  良颂拘谨地坐在沙发上,一直看粟米,不祥慢慢浮上来。粟米指点着男孩:肖启,给良颂拿饮料。
  叫肖启的男孩拉开冰箱,掏出一罐可乐扔给良颂,隐隐的笑里有暧昧不清的内容:粟米,我给你吹干头发吧,不然赶不上6点30分的电影了。
  粟米说哦。电吹风嗡嗡响着,肖启的手指,娴熟无比穿过粟米的黑发,3个人的房间就寂寥得沉闷。
  在良颂,是煎熬。终于,电吹风停下呜咽,良颂艰难地说:粟米,你看了吗?
  粟米的表情停滞一下,然后说:哦,疯玩了一个暑假,只想把以前没玩成的时间给找回来,还没顾上看呢。
  良颂的心,沉沉的,疼,或者庆幸,一齐拥挤进心里。
  我还是拿回去吧。
  粟米说好,进卧室抱了出来,递给良颂时问:什么呀?这么沉?
  良颂说:我写的诗歌,记得你说喜欢,就想让你看看。
  粟米说:哦,你写了这么多哪?
  良颂说了再见,转身出门。眼泪哗啦就涌了出来,17岁到19岁夏天,良颂用两年的时间写了10本日记,是他一个人的爱情,与粟米本是无关,完美只在于自己的心情。
  (程立摘自《分忧》2007年第5期)

指尖上的语言 张丽钧

  轻慢他人的人,自我的心灵会更多地蒙羞;
  尊重他人的人,会不期然获得至高的尊严——
  
  参加一个企业管理培训班。培训师轻轻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身着西服的人。那人似乎是在主持一个记者招待会,在他面前,摄像机、照相机和举手的人被模糊处理掉了,最夺人眼目的是他僵硬地直伸着的手臂和更加僵硬地直伸着的那根食指。培训师给这个画面配音道:"你!你!就是你!回头瞅别人干吗?就是你!——有什么问题?快问!"他话音一落,我和在场的学员就都忍不住悄声笑起来。接着,画面一转,又一个穿西服的人出现了,只见他紧锁着眉头,食指坚定不移地指着某个方向。培训师放大了画面,我们清楚地看见了画面下面的一行小字:某某听证会。培训师又给这个画面配音道:"你!你!就是说你呢!傻愣着干吗!——有什么话?说呀你!"这下我们谁都没有笑。培训师再翻页,依然是衣冠楚楚的人站在主席台上,伸出一根夺人眼目的食指指向罪犯般的提问者。一连翻了七八页,那些人的食指惊人相似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
  我们谁都笑不出来了,会场上有了叹息声。
  培训师说:"想听听我搜集这些图片的过程吗?大约5年前,我留意到了第一幅肆意指点人的摄影作品,于是,我将它加进了我的幻灯片里面,想以此提醒管理者注意自己的一些无意行为。后来,我居然接二连三地在各种媒体看到了相似的画面。我便想:只要能够截取的,我就截取下来加进我的幻灯片中,看究竟能收藏多少。刚才你们已看到了——我的藏品已多到了让我这个收藏者心痛的地步。因为指点惯了,不恭惯了,粗暴惯了,刁蛮惯了,所以,一些人用指头戳起别人来就分外自然。——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当你们的嘴按照上面的要求或者某本管理宝典上的点拨,对员工说着春风般轻柔的话语时,你们的身体和内心能不能说出同样动听的话语呢?我想,我们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不是会说,您、请、对不起,就OK了,我们要真正把员工、把他人放在心尖上,捧在掌心里。"
  培训师说完,轻快地点了一下鼠标,画面上出现了一位衣着得体、笑容可掬的女士。只见她站在主席台上,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对台下做出一个亲切的"请"的手势。画面一转,依然是这位女士,不同的衣装,不同的背景,不变的是她动人的微笑和掌心向上的亲切手势。
  半晌阴郁的心,终于放晴!会场一片欢腾,仿佛,画面上出现的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美丽自我!
  培训师不失时机地说道:"我相信你们已经听到了——听到了这位女士指尖上无比美妙的语言……"
  (刘涛摘自《深圳青年》2007年6月上半月刊)

要学会的另一课 叶延滨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
  学会认输,就是在陷进泥塘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不会的人多了。那个泥塘也许是个"国营单位",也许是个投资项目,也许是个"三角"或"多角"恋爱,也许是个当作家的梦。有的人在这样的泥塘里是怎样想的?他们会想,让人家看见我爬出来一身污泥多难为情呀;会想,也许这个泥塘是个宝坑呢;还会想,泥塘就泥塘,我认了,只要我不说,没人知道!甚至会想,就是泥塘也没关系,我是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也!
  学会认输,就是在被狗咬了一口时,不去下决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咬了一口以后,不到蚊子法庭去讨公道。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懂,又不是傻子。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被另一类狗咬以后,我们很难做到不去跟狗较劲。至少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不承认现实中有"蚊子"和"走狗"。他永远都在抱怨蚊子的可耻和狗的卑鄙,像蚊子一样,与蚊子喋喋不休,并且总是张口就来一句"真是的,气死我了……"来证明他正与狗在讲理。
  学会认输,就是上错了公共汽车时,及时地下车,另外坐一辆车。这也好懂,只是人们这样的行为,一旦不是在公共汽车上出现,自己就不太愿意下车了。比方说,如果是一桩婚姻,一个写了一半的剧本,一个正从事的发明,难!于是就努力向售票员证明是他的错,是他没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车;于是就努力说服司机改变行车路线,教育他向着自己的正确路线前进;于是就下决心消灭这辆汽车,因为消灭一个错误是件伟大的事情;于是说坚持坐到底,因为在999次失败后也许就是最后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词汇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死不认输,从而输掉了自己!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也真奇怪了。
  (郭强摘自《中国青年报》)

王秋杨:蜗牛都有三个壳 一点新

  她是资产数亿的今典集团董事长。让人目眩的经历背后,她恬静地微笑:我只是喜欢小王子,带着热爱自由的心,去各个山顶看日落……
  
  王秋杨身上集中了女孩们梦想的一切,美貌,财富,还有三毛式的浪漫和传奇。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地产集团,穿越南极那被称为"死亡之地"的西风带,成功登顶被称为"人类禁区"的海拔8000多米的卓奥友峰。
  有人说她像是维罗尼卡的三重生活,总在变幻着自己的身份,她则说自己有三个壳——办公室、车和帐篷。
  
  壳之一:办公室
  
  那年,她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有个不小的理想:拍一部自己的电影。预算做了50万,四处奔波仍然是两手空空——谁肯给她这么大一笔钱拍电影玩。
  她不甘心,一狠心,辞了人人都羡慕的文工团的工作,要下海挣钱。文艺专业的女学生,哪里懂得什么商业,两眼一摸黑没有任何头绪。她便从业务员开始做起,四处奔波,谈生意、见客户、写方案。她也曾大半夜在寒风里没赶上最后一趟公交车,走了一个小时到家,磨得穿高跟鞋的脚打起血泡来,也曾三番五次被客户拒绝,躲在家里哇哇大哭一场,然后抹了眼泪又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去。
  "钱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挣得到。"从小对钱没什么概念的倔强女孩心想。后来别人给了个机会,让她去海南做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她胆子大,自己认定行的事情就豁出命去做,没有钱,贷款了几百万,眼见着辛苦做出来的项目即将赢利,却突然遭遇当地房地产整个行业的不景气,濒临破产。那段日子有人见她半夜在自家的院落里踱步,问她,她说如果我破产了,家里我喜欢的这些家具放哪里。
  于是不死心,又杀回北京要重新打天下。当时她想买的那块地一片荒凉,没人觉得在那里建房子能赚钱,只有她坚持。
  别人都在等着看她笑话,冷眼旁观她单枪匹马谈地皮、做工程、协调关系……
  正式开盘那天,当蜂拥而来的人们站在她的售楼部外排起购买房子的长队,从自己办公室里往下看的王秋杨终于舒了一口长气,然后摇摇晃晃回家睡觉去了——为了这一天,她已经连续一个星期忙得没怎么睡觉了。临睡前她美美地想:终于有钱拍电影了。结果到项目完全结束自己被吓了一大跳,竟然有这么多这么多的钱,够拍100部电影了。
  于是从文艺女青年突然不小心变成了女强人。她也逐渐习惯了办公室的生活,"总是一进办公室就不断喊着下一个,下一个,感觉自己像个外科医生。"她的办公室是6米高、100多平方米的阳光房,偌大空间只摆放了自己的桌椅和一株热带植物,空旷又辽阔——这是属于王秋杨的一个金色的壳。
  
  壳之二:车
  
  彼时,她是讲究生活品位的时尚女强人,穿梭于北京、巴黎、纽约、东京,谁又能想到,或许在下一刻,她就变身为西藏的"阿佳拉"(女人),在藏民充满牛羊和酥油气味的帐篷里说藏语,在黑暗肮脏的大车店里睡得香甜。
  两种身份的魔幻转变,需要借助她天蓝色的壳——像爱男人一样深爱着的越野车。金色的办公室给了她财富和显贵,却不能安放她的灵魂,都市的霓虹灯总让她想逃离开去,"钱很可爱,但我不能为它而活着。"于是选择一次次地去旷野游荡。
  初时,她是喜欢欧洲的,背上小包,一个人乘坐着老式的乡村火车在欧洲各地游荡,没有方向,下一个目的地永远都是一个陌生的小镇,然后脚跟着心走,倘佯、游荡。
  "我希望永远在旅行,在行走,到我老的时候,甚至到我死后,人们还会这样问起我,'你们还记得有个叫王秋杨的女人吗?她在哪里,有几个月没见她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邂逅让她闯入了西藏,蠢蠢欲动的心在这里突然地安静了下来。"西藏让我有归宿感,是那种从心底散发出的愉悦。"
  在西藏的时候,王秋杨会编起辫子,戴上藏饰,穿藏族传统的男式羊皮袄藏袍,像男人那样大声唱歌、大口吃肉、大声笑。天开地阔,自由的灵魂可以快乐地打滚。
  为了西藏,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王秋杨开始学习开车,并且刚一学会,就直接把车开去了西藏。"我爱我的陆虎,是为了去西藏特意买的,仅跑了1000公里,我就带它上路了。"
  一去就是50天,要穿过很多无人区,在阿里新藏线上奔驰。那里大部分的盘山路都是之字形,经常会遇到很陡的坡。于是司机们发明了一种走法,就是从山顶一直冲下去。"一天,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陡坡,前面的向导用对讲机跟我们说,'我们走这条路行吗?'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路,他们说走我就跟着,可没想到走到山顶他们就不见了,我跟上去,从山顶70度的角度斜插下去。底盘几乎是贴着地面滑下去的,车已经不知道该怎样控制了。"就这样,她的陆虎一路滑下去,快得似乎要飞起来,下车时,其他司机们在坡下等着,女伴疯了似地说再也不要这样走了。王秋杨平复激烈的心跳,咧嘴笑问:"还有这样的路是不是?你们能走我就走!"
  也还是有悲伤,在路上看见孩子们在岌岌可危的教室里读书,下车去看,难过得哇哇大哭,一边抽泣一边给北京公司的人打电话:"我想建学校!"于是在这个西藏最偏远的地方建造了4所小学,资助很多孩子读书。
  越野车是她那跟天空一样蔚蓝透明的壳,背着漂亮的壳,她游荡在高原的辽阔土地上,自由飞翔。
  
  壳之三:帐篷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对着窗外的树喊王秋杨回来吃饭,因为她在树上建了很多树屋,每天爬来爬去地玩耍。野丫头长大了,但骨子里的那股子野性没变,甚至还变本加厉。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跟着科考队去了南极,乘坐一艘排水量不足1800吨的俄罗斯破冰船穿越南极航线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魔鬼西风带"。当船在风浪中倾斜到窗帘直碰到海面的时候,生死就在一线之间。王秋杨真正感觉到了恐惧,"再也不冒险了!"而踏上南极的土地,看到一排排企鹅在冰凌中起舞,刚才的畏惧又全抛到脑后,"下一次还来!"
  从南极回来,她开始走上职业探险的道路,跟着中国职业登山队的人一起攀登雪山。2004年,是她的登山年,连续登顶了海拔5454米的四川四姑娘山二峰、海拔5640米的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山……她疯子一样,着迷于雪山这一人迹罕至绝世风情中。
  这次,她的壳是那玄铁色的帐篷,能随时支开绽放在荒野和雪地中,比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更让她欢喜,"因为夜里一打开帐门,就能看到漫天的星星和流云。"
  登山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作秀的事情,过程漫长而艰苦,需要跟自己的生命极限作斗争。2006年攀登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大高峰——卓奥友峰时,她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天在健身房高强度训练,365天从不间断,一个月的时间花在卓奥友艰苦攀登。8000米,是人的一个全新生理极限,王秋杨戴着氧气面罩在冰面上无止境地攀登。曾经在7000多米的高度看珠峰日出,身下那成百上千的群山山峰有无数的太阳在跑,激动得她一直回头看;曾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站到了峰顶,戴着很严实的登山头盔和眼镜,别人看不见她的表情,只有自己知道,一个人笑眯眯傻……
  也有挫折的时候,那年攀登海拔 5895米的非洲第一峰乞力马扎罗山的主峰基博峰,因为体力跟不上,走到5300米就再也走不动了,是那种旁人无法想象的无力感,赖在那里,打死也不再动弹,直到被一向和蔼的队长板起脸来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哽咽着起身,虚弱地爬到营地大哭一场,还被旁边人劝,别哭了,浪费体力。王秋杨又分别前往南极和北极进行徒步探险。"我是第一位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华人女性——这个帽子还是我徒步回来后别人告诉我的,我不太去关心这种东西的。刚好这次走了两个地方,一不小心变成了第一,那就让它自然发生好了。"
  2008年,王秋杨还有个宏伟的计划。如果可能的话,她将去做2008奥运火炬传递珠峰站的接力手。
  (刘可荣摘自《知音女孩》2007年第6期)

王自立:草原上的“高尔夫王子” 唐静

  亲爱的朋友,无论您是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还是商场售货员,您的内心一定梦想着改变这枯燥乏味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有多少人有勇气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年薪18万元的高尔夫教练王自立传奇的打拼故事吧!
  
  笑死人!小小挤奶工在草原上玩高尔夫
  
  王自立1979年9月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一个贫困农家。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作为长子,王自立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务农,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1997年春节,眼看在家里种几亩薄地根本就富不起来,王自立便来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的桑科草原上的一家奶牛场,做了一名挤奶工,包吃包住,每月工资700元。
  然而,在空旷的草原上当挤奶工,工作和生活既辛苦又寂寞:草原上人烟稀少,一天到晚难得碰上熟人说上几句话,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得钻进臭烘烘的牛棚里,挤着腥味特浓的牛奶,一直要忙到上午10点多钟才能歇一口气;每天干着同样的事,工余只能看看电视,日子自然过得十分乏味而单调。时间一久,这种孤独便把天生一副乐天派的王自立压抑得简直要疯了。怎么办呢?王自立动起了脑筋:一定要设法改变这种生活!
  2000年11月的一天,王自立在看电视时,偶然看到在海南举行的中国职业高尔夫联盟杯总决赛。当看到参赛运动员们在绿茵场上潇洒地挥动着球杆,准确地把球打进小小的球洞时,他脑中灵光一闪:自己每天面对的草原,与电视里的高尔夫球场不是很相似吗?自己能不能学那些运动员,在草原上打高尔夫球呢?
  有了这种想法后,王自立第二天就到县上的书店,买了一本《高尔夫运动手册》。直到看了这本书后,他才知道高尔夫是响当当的"贵族运动":加入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终身会员证最少需要十五六万元,每年还要交7000元左右的管理费,打一场球,球童费、球车费等费用加起来,至少需要1000元;买一杆球杆得花一两万元;而建一个高尔夫球场,需要上亿元投入……王自立看得惊讶不已,兴趣盎然。他不服气地想:管你什么"贵族运动",我这个挤奶工也要玩!
  王自立马上着手自制各种高尔夫球工具。草原上没有树枝,他就到奶牛场的垃圾堆里,找来一把扫牛粪用的扫帚,取出扫帚的手柄,再在食堂找了一个废弃的大勺子,把勺子打磨成弯斗状,套在扫帚手柄上,做成了一个"高尔夫球杆"。接着,他找来一个小皮球,往球里填充了一些碎布块,再装进一些泥沙,权当"高尔夫球"。然后,他仔细观察了牛奶场四周的地形,划出一块草皮比较茂盛的地方当"果岭",又挖了一个"沙坑"。可是,草原上水源稀缺,"水塘"怎么建呢?他左思右想,便用几块白塑料薄膜替代。最后,他又自制了一些"挖起杆"和"特殊杆"……
  一切准备妥当后,王自立便兴冲冲地试玩起了"高尔夫"。但真正动起手来,他才发现,把球打进球洞看似简单,实则难极了,明明瞄准了,可打出去不是落在"沙坑"里,便是掉进"水塘"中。
  有一次,他瞄准目标杆,手臂一挥,哪知,球杆挥动后久久不见球落地。他疑惑地观望了半天,这才醒悟过来——草原上风大,球太轻,球居然被吹走了!他不由得感到既可笑又无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琢磨了半天,最后决定针对草原上的特殊气候,把球里的泥沙多加一点儿。
  球变重了,要让球越过"水塘"、"沙坑",打进目标洞,王自立不得不更加用力,不停地试验力度,不停地来回捡球。结果,往往一个动作,他总要练上几十甚至上百遍。凭着这股较真劲,半年后,王自立的球技大大提高,俨然成了草原上的"野高尔夫运动员"了!
  
  闯闯闯!"野高尔夫小子"为梦想勇闯北京
  
  自从练了"高尔夫球"后,王自立感到生活充实有趣多了,工作中的烦闷一扫而光,每次总能很快地完成任务。
  奶牛场的其他几个同事,也纷纷向他学玩"高尔夫球",甚至另外一个奶牛场的工人也跑到王自立这里来学球技。一次,正当一群人围看王自立打球时,突然一个同事紧捂头部,表情痛苦地倒在草地上。原来,由于王自立用力过猛,竟然把自制球杆一端的勺子甩掉了,狠狠地砸在了同事的头上……王自立马上把受伤的同事送到夏河县人民医院治疗,结果医生给同事的头部缝了7针。老板知道后,一气之下,把王自立高尔夫球场上的"挖起杆"和"特殊杆"全部扯掉,并警告王自立,如果再搞这些"鬼名堂",马上滚蛋!
  可是,此时王自立已经深深地迷上了"野高尔夫",他不禁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窘境呢?
  一天,王自立在看电视时,一则关于"老虎"伍兹的报道吸引了他:伍兹作为职业高尔夫选手,其收入以亿(美元)来计算,在世界所有体育明星中排名第一!王自立看得目瞪口呆,热血沸腾,他想:同样都是玩高尔夫,自己却不能创造一分钱效益,如果自己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肯定会获得成功!于是,他做出了决定:走出草原,想办法去打正规的高尔夫球!
  2001年12月,王自立辞职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当他来到位于北京郊区的一个高尔夫俱乐部时,刚好碰上俱乐部招聘球童。他马上去应聘。但当他递上自己的简历时,负责招聘的经理一看他之前只是个挤奶工,当即就拒绝了。
  可王自立哪能甘心放弃!那一刻,他壮起胆子,对经理讲起了他对高尔夫运动的热爱和他在草原上练习高尔夫球的经历。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还当场拿出自己在草原上使用过的工具,现场演示起他的球技来。经理听完他的叙述,看到王自立眼里满含的渴望,以及他一板一眼的认真劲,当场决定破例录用王自立。那一刻,王自立感激得流下了眼泪。
  经过3个月的培训,王自立被分配当了球童,负责帮顾客拿球杆、捡球、报码等。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当上真正的高尔夫球手,当教练!
  
  梦想成真!挤奶工变成年薪18万的教练
  
  尽管每天都与高尔夫球打交道,但球童王自立却没有机会打真正的高尔夫球。直到2003年11月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一位顾客在打球时接电话,为了不影响球友打球的进程,便随手把球杆递给了王自立,让他代替打几杆。机会突然摆在面前时,王自立却蒙了:自己那手"野路子",能打真正的高尔夫球吗?顾客看了,会不会取笑呢?……但他知道,自己此时肯定不能怯场,否则顾客要是不满,自己的饭碗就难保了。于是,王自立硬着头皮,接过球杆,按照在草原上玩高尔夫球的方法,朝目标杆挥了一杆。谁知奇迹出现了,王自立竟然顺利地把球打到了离目标杆很近的位置,第二杆就把球打进了洞,帮助那位顾客遥遥领先了对方4杆! 这可把旁边观战的人看傻了:这球童挥杆的动作、击球的姿势,十分业余,可他居然能把球如此精准地打进球洞里,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那次初试身手后,王自立结合真正的高尔夫球打法分析了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道理是琢磨透了,可自己只是一个球童,哪里有机会经常练习呢?就算在高尔夫练习场里打球,每小时也得上百元的费用,自己哪里能承担得起?思前想后,他想到了一招:设法到练习场当球童,在那里利用和顾客一起练习的机会,纠正自己的打球姿势!
  第二天,王自立就找到经理,经理同意了他的请求。调到练习场后,王自立利用帮助顾客练习的机会,慢慢地纠正自己的打球方法:双腿与肩同宽,腿微曲,身往前倾,握杆时手臂伸直……同时,每当有教练指导客人时,王自立都会在旁边认真地听,用心去领悟。因为勤奋好学,加上之前在草原上长期打球形成的球感,王自立的球技很快就获得了不小的进步。
  王自立的球技进步明显,使得不少老顾客总是点名要他当自己的球童。那时北京的许多高尔夫球俱乐部经常举办一些业余高尔夫球比赛,不管结果如何,王自立都报名参加,借机以赛代练。从2004年2月开始,王自立先后参加了几次小型高尔夫球业余比赛。令人称奇的是,他这个"野路子"出身的选手,成绩竟一次比一次好,居然在业余选手中赛出了小名气。
  随着打球姿势一天天地纠正,水平一天天地提高,王自立的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2004年年底的一天,经理把他叫进办公室,和蔼地说:"小王啊,你做事踏实,肯学肯干,顾客多次在我面前夸奖你,你也为我们俱乐部留住了很多老顾客。公司领导商议后,决定让你担任助理教练,每月工资6000元,再加奖金……"王自立惊喜不已,一出经理办公室,就兴奋得跳了起来。
  2005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联合北京尊皇高尔夫国际(集团)俱乐部等十多家俱乐部举办了一次大型高尔夫业余选手大赛。王自立报名参赛,经过一层层闯关后,他最终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从此,王自立的球技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2006年5月,王自立所在的高尔夫球俱乐部正式与他签订合同,开出年薪18万元的高价,聘请他担任俱乐部的教练!王自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命运真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年以后的现在,他又办好了各项手续,准备启程远赴高尔夫球的起源地——苏格兰进修一年。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选手!
  谁能想到,这个草原上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挤奶工,竟然梦想成真,打拼成了一个草根英雄,成功地闯进了高尔夫这项绅士运动的殿堂,硬是自己给自己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他的成功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与他所处的环境其实关系并不大,关键是他的内心有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有了这份勇气,即使是纸糊的翅膀,也能飞上天!
  (张强摘自《打工》2007年第10期)

哦,这一切真的很奇妙 编译/邓笛

  小时候,有一天,我们全家驱车去郊外野餐。我坐在车子后排,在车辆行驶的节奏中酣然入睡。
  嘭!我忽然醒来,脸撞在前排座位的后背上。原来父亲来了一个急刹车。
  "出什么事了?"我问,"我们这是在哪儿?"
  "还有半小时就要到目的地了。"他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前面停了长长一排车。我下去看看。"
  过了一会儿,父亲回到了车前。"下来,孩子们,"他激动地说,"快去看看,很有意思!"
  我先跳下了车。"是什么东西?"我问。他笑笑,拉起我的手疾步前行。"走,看看就知道了。"他说。
  我情绪一振,不管是什么,一定都非常美妙,因为父亲兴奋的表情中甚至流露出幸福的样子。我迫不及待地随着他往前走。我们穿过一辆又一辆停在路上的汽车,来到前面一个围着一大群人的地方。
  顺着大家的视线,我看到了一只母鸭,骄傲、自豪而又优雅地走在公路中央,它后面跟着9只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小鸭子在鸭妈妈后面排成一队,摇摇摆摆地从容行进,毫不理会四周的人和停下来的车子。
  我们跟着鸭妈妈一家往前走,大约走了1/4英里,它们才往左拐走出了公路,下到公路边的一条小溪,划行在清清的溪水里。
  我跟着大人们往回走,听到他们彼此交谈。
  "哦,你是密尔沃基人?我也在那儿住过4年!"他们虽然彼此陌生,但却奇妙地在交谈中找到了共同话题。
  当我们到了野餐地点后,我坐在一块儿石头上,双脚泡在清澈的湖水里,忍不住问父亲:"爸爸,为什么鸭妈妈知道那些忙碌的人会停下来,让它和它的宝宝们先走呢?"
  父亲捡起一块儿石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摩挲了一会儿,然后向湖的远处扔去,石子在水面上向前打了几个水漂落进水里。"宝贝,"父亲缓缓说道,"这确实有些奇妙。我想,这或许是老天爷想通过它们让我们慢下脚步,多欣赏一点儿这个奇妙的世界,品味生活中重要的东西。"
  我坐在那儿,想着父亲的话。妈妈坐在我的身边,将脚泡在水里。"哦,感觉真好!"她舒服地叹了一口气。弟弟走过来,依偎在妈妈怀里。一阵山风吹过,松涛阵阵,碧波荡漾,我们轻松惬意,心旷神怡。
  哦,这一切真的很奇妙!
  (李明摘自2007年5月1日《环球时报》)

母爱无边 郑焕军等

  ⊙记忆中,母亲的头发是乌黑的,母亲的额头是展平的,母亲的身板是直挺的,母亲的双手是滑腻的。母亲走起路来,脚像离弦的箭;母亲干起活来,腰像柔韧的弹簧。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突然发现,我的记忆是错的。我远远地看见,母亲正提着一篮青菜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我赶紧跑过去,从她那粗糙的手中接过菜篮,与她同行。母亲的头发变得花白,额头上已出现沟壑,我这才意识到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那是半辈子的无怨无悔。
  (郑焕军)
  ⊙我一个人背着行囊走了很久/时间流逝了我对童年的记忆/空间抹杀了我对故土的怀念/直到有一天/我打开行囊/里面装满了母亲的叮咛与期盼/才明白/我一直都是在母亲的心里远游/我走了多远母亲的心就有多大/可我的行囊从未装过母亲的孤单与思念/母爱比容纳百川的海更博大/我会走得很好/因为有这无边的母爱伴我上路……
  (朱童洁)
  ⊙当我漫步在椰风海韵的校园里,当我和同学沉醉在大自然的美丽并频频举机留念,我想到了母亲。此时此刻,她正在一个工厂里辛苦地劳作着,她的工作动力就是让她的女儿过得好一点,别再吃没有文化的苦。母亲曾经或许有梦,但被无情的现实一个个击碎,她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有人来延续她的梦,于是她学会了像老牛一样地劳作,像红高粱一样地顽强,像大山一样地默默,一个不知"母亲节"的母亲在母亲节这一天仍在为她的儿女们默默付出着。(来芳)
  ⊙MOTHER-母亲!M-more母亲给我的太多太多;O-old而她自己却在慢慢变老;T- tear这是母亲为我拭去的那串泪珠;H-heart这是母亲那纯洁的心灵;E-eye这是母亲充满爱意的眼神;R-right这是我对母亲永远的祝愿!妈妈,母亲节快乐!
  (姚楠)
  ⊙(祝)福娘亲永远美丽健康(天)涯海角依然心系亲娘(下)雨之夜尤其思念故乡(母)爱无边其实天下一样(亲)吻娘手掌间尽显沧桑(万)千叮咛总是萦绕耳旁(事)事关心只为儿的成长(如)有来世还想叫您声娘(意)义悠长一个孝字莫忘。 (崔苗)
  ⊙我长大了,妈妈老了;我长高了,妈妈的背驼了;我懂事了,妈妈记不清事了;我事业有成想要孝顺她老人家,她却已经走了。妈妈总是盼望我快点长大、快点有属于我的事业,孰不知就在这同时,她正在一步步地悄然离开。忘记妈妈的生日,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太多的理由,她对我们的生日,却牢牢刻在心里。
  (白旭佳)
  ⊙阳春三月,柳絮飞。昨夜雨阗帘眉,倚窗望雨盼儿回!天女泪痕,雨霏霏。心绪杂乱,恚恨谁?晨暮恋儿—早归,泥泞路途些许累。切勿贪时将身摧,一封家书亲人泪。背人驱蚊欣徘徊。待过叶舞冬梅,银丝挂窗扉—好不伤悲。
  (未雨绸缪)
  ⊙我的无敌老妈,自称笑靥如花,如今回眸一笑,吓呆我和爸爸;我的无敌老妈,头发烫得爆炸,远观还算可爱,无奈早生华发;我的无敌老妈,总是故作潇洒,面对生活挫折,高声笑说不怕;我的无敌老妈,爱骂我是呆瓜,偷了她的青春,却在充愣装傻;我的无敌老妈,待我热烈火辣,我总装作不懂,那是爱的表达;我的无敌老妈,你不完美无瑕,但在我的眼中,你一直最伟大;我爱无敌老妈,就算你有点差,但我就是爱你,我和爸爸都愿陪你慢慢变老,陪你海角天涯。母亲节快乐啊,我的无敌妈妈!
  (刘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