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星期五

别让印象骗了你 黄铁鹰

2006年6月《读者文摘》杂志公布了一项在全球35个大城市进行的礼貌调查报告,其中有两项结论让很多人吃惊。

  纽约这个被人视为冷酷和没有礼貌的城市,竟排在最有礼貌城市的首位。获此殊荣的前纽约市长说:这可能是因为"9·11"事件让纽约人重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友善了,纽约也就变得礼貌起来。我很怀疑一场灾难就能使一个有300多年历史,800万人口的城市精神面貌发生变化。除非纽约人是机械人!否则,城市和人一样,是生物组织,生物的DNA不会轻易改变的。

  我相信纽约的礼貌水平"9·11"以前也应该比其他城市高,只不过以前没人作过城市间礼貌水平的对比调查罢了。然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事实与人们的印象会有这样大的差距?什么原因使纽约如此蒙冤?

  合理的解释应该包括如下几个相关的原因:一、纽约太有名了。无论是巴黎伦敦,还是东京香港同纽约比总是差一截。这不是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而是纽约比它们有力量。有钱人的钱差不多都跑到纽约,华尔街打个大喷嚏,全世界的房价可能都要感冒。纽约影响大,报道它的消息就多,于是,纽约经常被全世界人的眼睛盯着。盯着盯着,就看出毛病来了。纽约就是生活在镜头面前的大明星,脏事藏不住,经常有丑闻。其实,一般老百姓也有脏事,只不过没有被大家注意罢了。二、纽约太牛了。20世纪美国抢了全世界的风骚,成了无可争议的军事和经济强国。纽约是美国的代表,纽约能不骄傲吗?上帝说:人类最大的罪恶是骄傲。我估计国家也是如此。人类对骄傲的惩罚除了采用"9·11"的方式,更多是用嫉妒。全世界的人合起来嫉妒纽约——挑它的毛病。于是,那些不是毛病的毛病,也变成毛病了。比如,普通人挖鼻孔,是不讲卫生;牛哄哄的明星挖鼻孔,就是没教养,要被大肆批评!

  可是这次《读者文摘》偏偏把普通人和明星放到一起用科学方法比了一下,结果明星大胜——被人认为最没礼貌的纽约竟获得礼貌世界杯金奖。于是,人们大惑不解:那么没礼貌的明星反而比我们有礼貌?这个调查是不是搞错了?

  其实,错的是我们的印象。明星本来就应该比一般人有礼貌。像一般人外出至少要比在家里穿得正式一样,明星经常要面对大众,哪怕是装的,也一定会做到尽量礼貌。不信,你从仔细观察一下明星的举止和谈吐是不是要比你优雅文明一些?可惜,这个事实没有被我们看到。其实我们的眼睛是看到了,只不过没有在脑袋里保存下来形成印象,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眼见并不为实的道理:人们的观点会影响人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人只注意和记忆那些自己所相信和感兴趣的东西,而忽略那些同样存在,但对自己不重要或不相信的东西。于是,现实世界在每个人的脑袋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至今穆斯林国家的大多数人民始终认为 "9·11"是美国自己搞出来的,就连最倾向西方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2006年的民意调查仍显示有超过57%的人相信这种解释。

  大多数人没有见过明星本人,但大都认识明星。普通人是通过媒体认识明星的,比如:当娱乐新闻说某个明星举止粗俗。我们脑袋就会形成这个明星教养不好的观点。当我们有机会同她一起坐飞机时,如果她真的大笑了几声,就一下子和我们脑袋中的概念形成共鸣——这个人真是教养不好!然而我们忘了,她在飞行的4 个小时内可能一直在阅读和小声与同伴聊天,然而,这个礼貌行为没有被我们注意和记忆,因为我们的脑袋已经被媒体报道先入为主了。心理学有一个锚定理论说的就是这种先入为主的现象:一个事物在脑袋中的最先记忆,起了船锚的作用——抛下锚,船就漂不远了。

  我们的脑袋先被家长锚定,比如,爸爸说:火会烫手,不要碰!日后,我们对火的看法就变成负面和危险的。后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又被媒体锚定,随着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媒体的锚定作用就越来越大。可是,记者不是我们的父母,父母锚定我们是为了我们好;记者锚定我们是为了他们好。
  记者首先考虑的是吸引我们的眼珠子,比如:高官贪污找情妇总是占据媒体的头版,而不贪污没情妇的高官总也抢不上头条。于是,我们的脑袋对干部的看法被锚定了,我们开始留意观察:嘿!当官犯法的还真多,昨天判一个,今天又毙一个!看来当官的好人不多。可是,仔细想想,当官的跟我们不是一样吗?我们怕死,他们也应该怕,其实都是有贼心没贼胆的正常人;大多数人不敢犯法,大多数干部也不敢腐败和贪污;因此,大多数老百姓是守法的普通人,大多数当官也是守法的普通干部。可惜,干部是纽约,干部是明星,干部就要受锚定的冤枉啦!

  纽约人最有礼貌,其实也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常识。礼貌是什么?礼貌是教养,是人后天教育和培养出来的东西。然而,教养需要钱,温饱知廉耻嘛!虽然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我相信在整个上个世纪里,纽约人的人均收入和GDP一定远远排在世界城市之首。因此,从钱包的厚度看,纽约人也应该最有礼貌。

  然而,有钱,并不一定有礼貌。

  这个调查的另一个让我吃惊的结论是: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四十岁以下的人表现得最有礼貌,六十岁以上的男性最没礼貌!这同人们的印象又不相符。我们的印象好像是:老年人一般都衣食无愁,往往会更从容,更有爱心和更有礼貌一些;相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和正忙于证明自己的中年人,往往会更自私,更紧张和更粗鲁。因此,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太才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哀叹。另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人的财富同年龄成正比,六十岁以上的人比四十岁以下的人钱多。如果财富同礼貌成正比,六十岁以上的人也应该比四十岁以下的人更有礼貌才对。

  我们的印象又错了,这次错在哪儿?

  原来错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我们以为人只要衣食无愁就应该幸福。食色性也嘛。其实人除了吃与性的物质需求之外,还有被人承认的精神需求。人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吃、性和被人承认这三点之上。可是,这三点需求与幸福的关系有所不同:吃与性是人的基本需求,不满足人就不幸福,但受生理限制,达到一定程度,对幸福的提高作用就不大了。这像管理心理学所讲的保健因素——增加没用,减少不行!相反,人需要被别人承认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越被人承认,幸福感就越强,学术语言管这种需求叫激励因素——不断增加,才能幸福!

  当我们看到那些衣食无愁、天天去公园的老人时,其实忘记了他们的人生少了激励因素!他们大都退休或接近退休,已没有让别人继续承认的可能。物理学不是说,三点平衡才稳定吗?他们少了一个点。尽管他们闲庭信步,其实心里不稳了。虽然过的是天天跳舞、钓鱼和下棋的日子,但那都是找乐,找乐和真乐是两回事!整天喊活着没意思的小青年体会不到这点。因此,这些表面幸福的老人,其实最不幸福。人不幸福,对人不可能友善,自然也就不顾什么礼貌了。

  那么女人呢?为什么六十岁以上的女人,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不礼貌?因为女人让别人承认的方式同男人不同,家庭是女人的精神追求,六十岁以上的女人大都还有个家,她们的三个点还完整,因此,比那些老头就幸福些,对人自然也就礼貌一些。

  相反,四十岁以下的人尽管生活压力大,但他们也三个点齐全。尽管大多数人都是在瞎忙活,最终也获得不了别人怎么承认,但他们的梦没醒。因此,他们心里自然没有老头那么烦,对人就相对礼貌一些。

  可是,为什么他们表现的最有礼貌?而过了四十,又恢复正常?那是因为人过四十,梦就快醒了!人生如梦,怕的是天明!四十岁之前的人处在更在意被别人承认的时期,正在梦中娶媳妇呢,因此,就要像纽约和明星一样,在人面前表现的更礼貌一些。比如,主动替别人开门,帮人家捡东西或多说几句谢谢。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四十岁以下的人不仅更幸福,也更虚伪。因为,起码他们的一部份礼貌是为了交换而刻意表现出来的,当他们步入六十以后,就会原形毕露。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老年人有礼貌,年轻人粗鲁的这种与事实不符的印象?其实,又是锚定惹的祸。首先,爷爷比爸爸对我们好,我们的大脑先被锚了一下,在外面碰见老头,就问爷爷好。可是,当那些老头答应时,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笑容,而忽略那些被皱纹掩盖的勉强。其次,我们被家长和老师教导要尊老,因此,见到老头我们先尊敬,老头也就不得不回敬,于是老头也就显得有礼貌。可是,这次调查针对的是:人是否主动礼貌,比如,在街上掉散了文件,是否有人帮助捡?你进了大门后是否帮助后面的人扶门?在这种情况下,老头们的原形就露出来了:老子正烦着呢,懒得理你!接着,媒体又加入锚定我们的大军,电视电影报纸里的老头不是受苦受难,就是高高兴兴的夕阳红(注:记者导演也都被锚了);相反,自私不守纪律犯罪和暴力的主角则都是年轻人。于是,我们的眼睛被戴上了有色眼镜——不礼貌的老头,变得和蔼起来,礼貌的年轻人,变得粗鲁起来!

  我们的印象又骗了我们一次!

  其实,人的印象很容易出错,特别在归纳问题时,当人们试图把个体特征抽象为整体特征时很容易以偏概全。比如用纽约个别人或个别行业的不礼貌的现象代表纽约的礼貌水平;把个别年轻人的粗鲁特征放大到年轻人的整体;把自己熟悉的老年人的和蔼礼貌当成大部分老年人的特征。

  印象错误的直接原因是上面提到的先入为主的锚定心理。但,人们为什么容易被锚定——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原因在于人们有服从权威的心理。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面对权威时,往往会交出思考的权利和减低个人的责任,比如人们往往认为:爸爸、领导、教授、希特勒、韦尔奇、电视台、报纸等等说的一定对,从而轻信权威观点和盲目执行命令。这就是为什么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和打老师的红卫兵多数是自愿的,因为面对权威,他们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了。

  尽管历史一再证明:人类放弃思考就会导致荒唐。但人类不会因此而变得勤于思考,因为,在权威面前思维懒惰是人的正常心理。这种现象在高学历的知识人群中也经常发生。

  为了证明这个问题,2005和2006年的两个学期,我在北京大学两个MBA班的学生中作过测验。测验的问题首先是:有多少人同意中国房地产是暴利行业的观点?每班80个学生中95%以上的人同意这个观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暴利的标准是什么?同学们的观点开始不统一。是利润总额?是利润率?是营业利润率?还是资产利润率?是年利润率?还是项目利润率?是10%,还是20%、30%、40%才算暴利?大家争持不下。我把所有可能的暴利标准写到黑板上,让同学用表决的办法来决定哪些是地产暴利的标准。

  直到此时,这些正在受管理学和经济学专门教育的硕士研究生们才感到问题的复杂性,因为,任何一个标准都不能获得超过五分之一的票数!接下来,我又一次让大家表决:认为中国地产是暴利行业请举手。结果,只有不到10%的人举了手。我又问:那么认为中国地产行业不是暴利行业请举手,结果也只有不到10%的人举起了手!

  另外80%的人怎么啦?投了弃权票。弃权是什么?弃权就是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就是要思考!他们是专门接受经济管理教育的高材生,此时,他们明白了:地产行业是否暴利是一个行外人很难辩论的话题。

  最后我问:如果大家不知道暴利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凭什么那么确切地对地产行业是暴利的结论举了手?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对受过逻辑训练,能够思考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个揭短的问题!此时,80人的课堂发出支吾的声音,一个学生说:"如果地产行业不是暴利,为什么中国富豪排行榜有那么多地产商?"他的话音没落,一个学生就反驳说:"如果中国金融、电信、汽车等垄断行业也向美国那样允许私人进入,中国地产富豪的排名就不会那么靠前!"于是课堂又陷入了沉默,一个学生不服气,但又不很自信地说:"反正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了,地产就是暴利。"结果,课堂大笑起来,因为这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常识的解释。最后,几个学生嗯呐地说:"反正报纸、电视、专家和官员都这么说,再一看认识和不认识的地产商都很有钱,我们也就觉得是这么回事!"

  看!这才是真正的原因:面对权威,连知识分子都放弃了专业的思考!难怪,人们如此容易被人锚定。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我们开始寻找论据。于是,真实的世界在我们脑袋里留下了真实和不真实的印象。印象是思想的细胞,各种印象在我们脑袋里经过抽象和归纳,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观点:美国人怎么样,中国人怎么样,河南人怎么样,东北人怎么样,男人如何,女人如何,北京如何,上海如何等等等等。

  可惜,这些印象有些是假的!

  然而,假的印象比事实还重要,因为人们是按照印象所形成的观点去行事。于是,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荒唐。

  但是,在荒唐的世界中,聪明的人还是能少做一点荒唐的事。2006年4月克林顿在接受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女人奥普拉采访时有一段对话,奥普拉问:"你的女儿有了男朋友,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作为父亲,你给她关于男人的最好建议是什么?"克林顿毫不犹豫地说:"我只对具体的男人给她提供建议,从不对男人进行整体的评价。"

  聪明啊!克林顿,不愧是美国总统,他知道抽象了的印象往往是错的。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48

身处其中的时代 张柠

据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是一个最民主最自由的社会。在那里,每一个人都既是劳动者,又是艺术家和政治家。他们日常生活的劳动,主要是到地中海上去捕鱼、抢劫往西欧去的阿拉伯人装香料的商船、养羊、酿造葡萄酒,等等。由于它的周围更多是些裸露的岩石,所以,从事农耕的人不多。碰上了捕捞和抢劫运气不好的日子,他们就聚在一起比赛朗诵诗歌,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比如,搞民主选举,到"泛希腊集会"上去发表政治演说,说得好的,还可以被选举到"五百人议事会"中去参政议政。反正它的公民们都享有极大的教育、劳动、参政的自由。

  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啊!我一度对代表这个"黄金时代"的雅典精神羡慕得要死,心里想,要是自己能生活在那个雅典时代就好了。但是,它的可疑之处随即就现出了原形。只需要举一个例子就够了:雅典城邦最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是被城邦的民主机器,即"五百人议事会",以281∶220的投票结果判处了死刑(饮毒药)。"苏格拉底之死",成了人类文明早期最大的悲剧事件之一。那个"黄金时代"的神话破产了!

  1967年,《巴黎评论》的记者采访著名作家纳博科夫时问:你愿意生活在什么时代?纳博科夫支支吾吾地说了一通废话,比如未来的飞机最好是无声的、空气要新鲜;回忆自己过去舒适的生活,又深又大的浴盆等等,但只字未提他生活在其中的时代。毫无疑问,他不愿意认真地回答这种令人尴尬的、实质上没有选择性可言的问题,也不愿意跟板着面孔的"历史"开什么玩笑。我知道,这位作家本质上是一位带有虚无色彩的自由主义者。

  当然,也有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选择了一个更美好的时代来作为对现时代的批判,马克思就构想了一个属于未来的"黄金时代",作为批判资本主义时代的根据: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异化的自由世界,劳动将会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好是好,可是我生也有涯,怕是等不到那一天。

  而中国的先哲老子则属于另一种形态的、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他对身处其中的现实极端地厌恶,认为过去才是一个"黄金时代",后来文明的历史是一代不如一代,堕落得不成体统了。要回去是不可能的,除非人类放弃那点小聪明、小机巧,大家都变得傻起来,那还有点希望。我现在深信不疑地认为,老子也是为了骂现在,才把过去说得天花乱坠。

  "时代"就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对它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圈套。当我们已经发现了历史话语的阴险之处时,还有什么可选择性呢?于是,我们只好站在虚构这一边了,虚构就是逃避历史时间,而去构想一个更自由的、虚幻的时间。但是,站在虚构这一边有什么好说的呢?还不如去写小说。

  现在我就要告诉你们我的选择了:我哪里也不愿意去,我就选择我身处其中的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我爱它。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19

《论语》与橄榄球 薛涌

这学期,我开始给美国学生讲《论语》了。第一课从"学而"起讲,第二段就讲到了有子那段著名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大意是说:做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就很少会冒犯上面的权威。不冒犯上面的权威的人,则从来没有叛乱的。

  给美国人讲这一套,开始时并非没有顾虑。这是典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美国人天性喜欢自由,喜欢挑战权威,怎么受得了这样的说教?不料,我命一个学生读英译,该学生读完,不住地点头称是。我问他是否同意有子的话,他回答:"当然,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规矩。"

  我马上问:"这一套教导和你们美国人的自由主义如何协调?"他回答:"自由当然重要,但是首先还得有规矩,有纪律;否则社会无法运转。有子的话,和学校里橄榄球队的规矩就特别象。"

  这一下子把我的兴头调了起来,《论语》课一下子变成了橄榄课。美国的三大球中,棒球我不懂,橄榄球和篮球却很喜欢。不过,这两个球,虽然都是集体项目,风格和文化却大异。篮球体现了城市贫民窟的野孩子自由奔放的个性,橄榄球则体现严格的组织纪律,全队有明确的统帅,步调一致,有如希腊的方阵,在一般郊外的学校里更流行。我这位学生说,有子所谓的孝弟,一是尊重父母,一是尊重兄长。这就好比在高中的橄榄球队中首先要尊重教练,其次要尊重高年级的先辈一样。美国的高中有四年。一年级的学生也许球艺甚高,但是许多事情要服从四年级的老大哥。因为打橄榄球,上场人数多,队形讲究,离开了集体,再大的本事也难施展。而这种全队必须向一个人一样集体精神,光有技术是不够的,需要先辈传授。

  讲到这里,这个学生还特别提到美国的国家男篮,以之作为一个反面的典型。他说他就看不起那些目空一切的NBA球星。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大爷,都要耍自己的威风。到了赛场上,永远是自我第一,球队第二。结果碰上组织严密的欧洲军团,就象个二流队。这一套,在橄榄球队里行不通。

  当然,在美国的职业橄榄球中,并非没有目空一切的人。有些年轻队员,因为自己球艺出众,就很张狂,说话没大没小。这种队员,只要不影响队里的集体战术,还是能被宽容的。但是,在球迷中,则口碑甚坏。人们谈起这样的人,虽然承认他是个好队员,对之却并不尊重。他的粉丝也不多。

  我那个学生最后总结说:"橄榄球队就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我爸爸是个公司的创建者和企业总裁。他创建这个公司时,就那么几个人,大家完全是团队运作,有时简直就是有集体无个人。你要那时候总想着我怎么样,就没有人和你合作了。如今干大了,当年创建起来的那帮人作为个人就浮现出来了:他们是元老,他们是父亲一样的人物,有特权挣得多,别人也就得听他们的。有子那套规矩,在公司里也得讲。大家守这规矩,企业才能运转。美国是讲个人,但是,没有集体,哪里有个人?"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中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一个最大误解,就是觉得人家只讲个人。其实,从上学的第一天,孩子就会接受与别人合作,尊重别人的训练。而体育是培养他们这种团队精神的最好方式。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18

一个有思想的富人 林达

这两天美国最大的新闻,是世界第二富把自己大部分的钱,给了世界第一富的基金会。

  大约一年前,我在美国北方的一个小镇上,见到一位很有历史感的美国老人。老人感叹地说起美国历史上的好时光:在立国先贤们的时代,美国的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还没开始,整个国家清贫而质朴。那个时代的精英们不必很富,那是一个"荣誉导向"的时代,荣誉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价值观,美国才会出现钢铁大王卡内基这样的慈善家。卡内基说,财富来自社会,是社会创造条件让富人发财,富人理应在有生之年将财富回馈社会。如今是"财富导向"的时代,财富是实实在在的,像卡内基这样有思想的富人,还会有吗?

  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刚刚宣布将致力于管理其慈善基金会,就和世界第二富巴菲特一起出现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巴菲特宣布捐出其财产的85%。这位75岁的老人和卡内基一样,有自己的思路。

  巴菲特是个白手起家的富人。他出生在美国西部的内布拉斯加,祖父开杂货店,父亲搞投资,巴菲特却没有继承到一分钱。他14岁就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推销饮料赚钱。他当过送报的报童,同时为互相竞争的几家报纸送报,当订户停了一家报纸时,他就把别的报纸推销出去。他把辛苦攒起来的每分钱都用来投资,并且把这一习惯保持了一辈子,当他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时,仍然如此。

  富起来以后,他没有买豪宅、美车,没有收集艺术品,甚至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仍然住在年轻时用3万美元买的房子里,仍然自己开车,仍然穿着普通的衣服,仍然用原来的办公室。当他的财产已多得无法用可以想像的消费标准来衡量时,他每天还是在一家快餐店里吃早餐。他开玩笑说,那是因为他拥有这家连锁店,在那里吃早饭可以打折。

  开创美国慈善事业传统的卡内基曾说,他用前半生赚钱,用后半生思考怎样有意义地花这些钱。巴菲特显然也在思考,该怎样处理巨额财产。他早就表示,把遗产给后代,等于给了后代"食物券",他们就不能过正常、独立的生活。他的3个孩子,他每年给他们一人1万美元。如果孩子们需要额外的钱,他要他们写下借据,以后偿还。有一次,他的女儿在机场停车,跟他要20美元现金付停车费,这位亿万富翁就要女儿开一张20美元的支票给他。

  这样抠门,不是因为吝啬,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考。有一次,他给大学生演讲,听众问他,为什么他主张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他说,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在你出生前一天,造物主让你为你即将生活的社会制定规则,可你不知道你将成为怎样的人,你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可能是穷人,也可能是富人,可能生在美国,也可能生在非洲。这个时候,你愿意生在一个怎样的社会里?

  这真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其实又很单纯。他直接击中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称之为"良心"的东西,那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正是出于这一单纯的想法,巴菲特这个世界第二富,把一辈子赚来的钱,一下子送了出去。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26

也谈人生的意义 茅于轼

再过两年我就八十岁了。人生的旅途快走到尽头了。这几年我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十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这也难怪,人生意义,或者人生目的的大问题不是没人研究,恰恰是因为研究的人太多,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搞的大家稀里糊涂,索性不闻不问,过一天算一天拉倒。我不是说人家的研究不对,没有价值,而是太抽象,太高大,过于理论化,没法付诸实践。我们需要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这个答案要能够清楚地指导日常的所作所为。
  现在我把这个思考了好几年的答案告诉大家,和大家分享。答案很简单,复杂了就没用了。这个答案就是:"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需要稍微说明一点,什么是享受人生?我的意思是:人生一世所得到的快乐总量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乐总量极大化。这儿所说的享受不光是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包括主观的满足感。它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现在,不顾将来。人们要追求健康长寿,因为长寿的人活得长,当然得到的快乐可能更多。要远离有害的环境和物质,这些事务会减少你的快乐。行动要考虑后果,不要贪图一时痛快,遗患无穷。
  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为什么?人生一世顺利不顺利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如果别人处处跟你捣乱,你就过得很不顺利。别人希望日子过得快乐一点,大家就应该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所谓"君子成人之美",这是孔夫子留下的格言。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所以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用这一信条处理周围的事情,会使自己的日子过得高兴。凡是碰到难于决策的事情,想一想怎么能使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答案就有了。有了这样的信条,养成习惯,用来对待父母子女,妻子朋友,同事或领导,并且用它来处理自己在公务上的问题,你就不会犯愚蠢的错误,就会远离烦恼,周围的人都会喜欢你。
  懂得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我发现的至理名言。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 期P53

也谈人生的意义 茅于轼

再过两年我就八十岁了。人生的旅途快走到尽头了。这几年我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十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这也难怪,人生意义,或者人生目的的大问题不是没人研究,恰恰是因为研究的人太多,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搞的大家稀里糊涂,索性不闻不问,过一天算一天拉倒。我不是说人家的研究不对,没有价值,而是太抽象,太高大,过于理论化,没法付诸实践。我们需要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这个答案要能够清楚地指导日常的所作所为。
  现在我把这个思考了好几年的答案告诉大家,和大家分享。答案很简单,复杂了就没用了。这个答案就是:"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需要稍微说明一点,什么是享受人生?我的意思是:人生一世所得到的快乐总量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乐总量极大化。这儿所说的享受不光是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包括主观的满足感。它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现在,不顾将来。人们要追求健康长寿,因为长寿的人活得长,当然得到的快乐可能更多。要远离有害的环境和物质,这些事务会减少你的快乐。行动要考虑后果,不要贪图一时痛快,遗患无穷。
  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为什么?人生一世顺利不顺利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如果别人处处跟你捣乱,你就过得很不顺利。别人希望日子过得快乐一点,大家就应该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所谓"君子成人之美",这是孔夫子留下的格言。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所以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用这一信条处理周围的事情,会使自己的日子过得高兴。凡是碰到难于决策的事情,想一想怎么能使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答案就有了。有了这样的信条,养成习惯,用来对待父母子女,妻子朋友,同事或领导,并且用它来处理自己在公务上的问题,你就不会犯愚蠢的错误,就会远离烦恼,周围的人都会喜欢你。
  懂得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我发现的至理名言。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 期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