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知识分子的骨气 游宇明

闲来读书,翻到一段史事。1940年3月初,中华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补选继任院长也就成了中研院的一件大事。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中央研究院院长的选举规则是先由学者组成的中研院评议会投票推荐三名候选人,再由民国政府从中遴选任用。学者有院长候选人的推荐权,但无任命权;政府有院长的任命权,却只能在学者推选出的候选人中做出选择,两者彼此制约,目的是为了保持学术与政治的平衡。
当时,胡适、翁文灏、朱家骅三人在学界呼声最高,这些人既是著名学者,又与政治关系密切。正在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总裁"蒋介石突然来了一个条子,明确要大家"举顾孟余出来"。顾孟余曾是汪精卫反对蒋介石的"改组派"骨干,1938年底汪精卫投敌叛变,顾孟余力劝无效,即坚决脱离汪精卫阵营。蒋介石想让他出任中研院院长,一方面因其曾任北京大学德语系、经济系主任,教务长和中山大学校长,算是学界中人;二则要表示自己对"政敌"的宽宏大量,树立个人名望。然而,老蒋这种无视既有游戏规则的行为,引起了学者们的强烈反感,1940年3月23日中研院院长的正式选举,翁文灏和朱家骅各24票,胡适 20票,李四光6票,王世杰4票,顾孟余仅得1票。评议会将得票最多的前三人呈报给国民政府,由于此事牵涉到各方矛盾,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直到那年9月才圈定朱家骅。
我对当时的学者深怀敬意!一件事出现某种意外的结果,必有许多原因,针对这批学者对抗蒋介石"钦定"院长的事件,我猜想:其一,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学者一定有相当数量的刺儿头。原因很简单:如果大家都喜欢做顺民,领导下了指示,顾孟余的选票一定会像喷泉一样嘟嘟地往上冒。只有刺儿头比较多,这些人又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出现上述那种结果。其二,中研院评议会的那些学者学术成就肯定非常杰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学术就是他的底气,是其精神的骨骼,如果一个人是靠依傍权势获得现有地位的,那么他就会潜意识地充当权势阶层的奴才。
知识分子的骨气一向是一个话题,古往今来,在非正义面前,知识分子既有表现出凛然气节的,也有奴颜卑膝的。要让知识分子保持骨气,知识分子自身的道德修养固不可少,社会给骨气一片最低限度的成长土壤也同样重要。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